發布時間:2023-03-24 19:10:21
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電子商務從無到有,現在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其中淘寶一直都是中國電商的開拓者和引路人,每年的雙11甚至已經成為了人們除春節以外最大的狂歡。但其實電子商務除了我們消費者最直觀的買買買,還有一些隱藏在背后的灰色地帶和秘密產業,這些人或平臺依附著淘寶默默的成長,已經成為了一條條獨立的產業鏈。
那么本期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淘寶周邊滋生了哪些默默賺錢的產業。
1. 內容創業者
2018年10月26日,上海,一年多前的李佳琦,還是個線下的彩妝師,負責在商場導購化妝品,月薪5000塊。在“多賺6000元”的誘惑下,李佳琦摸出了門道,成了淘寶主播,還干出一個吉尼斯紀錄——30秒為4個客戶涂好口紅。去年雙11,新晉淘主播李佳琦決定試試,結果一分鐘就賣了40萬的氣墊,這是線下柜臺半個月的銷量。對年輕人來說,這是實實在在、觸摸得到的未來。淘寶已聚集160萬內容創業者,過去一年他們為平臺賣家創造的價值達千億元,并給自身帶來不菲的收入。
2. 淘客網
2007年淘寶阿里媽媽平臺成立,打造開放式推廣交易平臺,有程序開發能力的人可以在網頁中植入商品推廣的鏈接,通過提取推廣傭金的方式賺錢。
淘客網早期的形態是通過搜索引擎SEO,獲取流量再通過淘客變現。
后期興起了蘑菇街、美麗說等導購網站,通過歸納整理的信息方式,更優雅的賺取獲取傭金。
3. 客服公司
對于一些小城市的淘寶店主,當店鋪發展到一定的規模需要招聘客服,往往在小城市里找不到合適的客服人員。于是便出現了專業的在線客服團隊,團隊里的每個人都遠程負責多個店鋪的客服接待工作,統一化流程,減少溝通成本。店主只需要支付一個員工的費用就可以獲得一個團隊的專業客服服務,還省去了客服培訓的成本,實現雙贏。
4. 淘寶開放平臺開發者
web2.0時代,由facebook帶領的平臺開放熱潮,將用戶的數據通過授權的方式提供給開發者,開發者通過編寫應用的方式獲利,也可以豐富平臺的內容。那些年淘寶、騰訊、百度、新浪都提供過開放接口,而至今還能為開發者帶來利潤的應該就只剩下淘寶和微信了。目前淘寶開放平臺版圖包括了手淘無線,電商后臺,千牛插件以及其他周邊應用接口,但因為淘寶嚴控重復應用,開發平臺的應用已經趨近飽和,圍繞著開放平臺的不少公司已經有千萬級別的利潤。
5. 刷單平臺、流量平臺
商品都對應著一個相對的權重,權重低的時候,商品對用戶幾乎是不可見的。如果要提高商品的權重,就只能通過提高商品點擊率,商品購買率,商品的好評率。而淘寶本身的推廣渠道有限,且帶來的效益與投入的成本根本不成正比,往往幾萬塊投入進去,一個訂單都沒有,對于一些小店主而言,刷單就變成了非常有保障的一種提高權重的方案。刷單的平臺,通過QQ群、微信群、網絡平臺等方式組織起店主和刷手,店主只需要提供5-10元手續費再加上3元左右的快遞費用,就可以獲得一個好評,刷手只需要預支部分商品費用就可以獲得5-10元的獎勵,平臺則從中獲取部分刷單提成。三方受益,形成了一個特別成熟的商業鏈。目前有些刷單平臺的流水已經上億,官方雖然通過各種手段限制刷單,但對于淘寶店主而言,刷單應該是做強做大的必經之路了。
6. 差評師
好評對于淘寶店主而言應該是最最重要的東西了,因為好評率直接關系到成交,直接關系到店鋪收益。而差評師正是利用這一點,通過給差評的方式敲詐勒索店主,不少差評工作室通過盜號、購買的方式獲取了大量的淘寶賬號,甚至喊出了“十條差評擼垮一個店”的口號。
7. 專業詐騙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作為一個淘寶賣家,沒被騙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做淘寶的。詐騙的手段也是稱出不窮,偽裝官方處罰、代報活動、店鋪出租、木馬釣魚,讓人防不勝防。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了,想了解更多關于知名淘寶代運營公司、武漢淘寶代運營公司等內容,敬請關注火蝠電商官網。
本站部分文章及圖片來自互聯網及其他公眾平臺,版權歸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系qq:1248031689,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